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合伙人》上映三天票房已经过亿,这个通过贩卖美国梦实现中国梦的故事,也实现了一位香港电影人的内地梦。导演陈可辛通过这个故事倒是证明了一点,他们都是通过贩卖别人的梦想致富,他们都是中国式的成功人士。

这个根据新东方的的创业故事改编的电影上映后,俞敏洪出来解释说电影的投资问题,大意是说这部电影虽然是以新东方的创业故事为主线,人物是他和徐小平、王强三个人在新东方的共同奋斗,兄弟情谊为蓝本,但电影中发生的事情和实际发生的事情差了很远,电影中人物个性的展示也和现实中我们的个性有很大的不同,最重要的当然是撇清“一点儿投资也没有”。

原型人物都出来解释了,我们姑且相信了吧。但是更值得玩味的部分在于电影结束时伴随着一首百听不厌的老歌《光阴的故事》,屏幕上出现了更多的成功人士,更多的中国企业家们,这个时候我竟然毫无违和感,可见这个中国梦的故事有多成功!不过电影人通过这种方式献媚所谓的成功人士多少有点让人有点不舒服。

有人说《中国合伙人》是男人版的《致青春》,姑且同意吧,不过前者的青春是被阉割掉的,只能通过所谓的致富与成功来怀念被阉割前的青春:所谓“把演讲当作自己的性生活”。也有人说它是中国版《社交网络》,没有这个比喻更让我就觉得恶心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看过很多香港电影,后来发现这些山寨版的电影几乎都能在好莱坞电影中找到原型,但是毕竟那个时候眼界不够,图个新鲜,也能原谅。但是现在电影人还这样复制人家的模式真有点说不过去了。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大的失败就是模仿了《社交网络》的那种叙事模式,连基本的创意都是借鉴别人的,搞了一个失恋+成功这样的营销模式。最糟糕的是,借鉴好也就罢了,还虎头蛇尾,莫名其妙,倒叙也罢,插叙也罢,搞得不伦不类。这部电影中最让我觉得媚俗的地方不是结尾打出各位中国成功人士的图片,而是电影中的一个几乎没人留意的小细节,为了表达黄晓明、邓超和佟大为成为成功人士的一个侧面,上一个镜头中,三个人叼着雪茄,打开满是钞票的保险柜,然后下一个镜头里,他们跳进了一个游泳池里嬉戏——这样一个小的细节都是从《社交网络》里偷来的,真是让我觉得无法容忍。

成功通常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中国式的成功。中国式的成功讲究厚黑学,讲究各种潜规则,讲究忍辱负重和权谋,讲究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就适应它——卡耐基的成功学开始被他们鄙弃,后来却成为他们成功的格言,这就是一种转变:“成功者总是配合时代的需要”这句话倒是可以作为这部电影的时代注解。中国式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只要你成功了,是著名的成功人士和企业家,你的过去都会被无数人用来宣扬与怀念,甚至你自己都开始相信之前所经历的所有苦难都是成功的前奏,这也许就是徐小平撰写这部电影剧本的原因吧。中国式成功,就是说你成功了,无论你有多么黑暗的过去都可以被磨平,被撰写成一则则成功格言和心灵鸡汤到处演讲。中国式成功在成功人士的秘诀里讲来讲去就是一条:坚持就是胜利。还有那些数不清的段子:“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才是最可怕的”、“我们只有从失败中寻找胜利,从绝望中寻找失望”、“当你意识到失败只是弯路,你就已经走到了成功的弯路上”、“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不能丧失尊严”、还有“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心上”,这样二缺的台词也能让人听得如痴如醉,有病了还是被洗脑了?

中国是个盛产成功学的国家,有太多人靠贩卖成功学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比如那些总声称“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企业家结果就是大骗子和大忽悠。这种可以“复制的成功”才是中国的特色,新梦想盗版了国外的教材被告本来是串起全片的线索,但是这个创业故事中的重大事件被巧妙地描绘成了由于美国人的傲慢才导致的疏漏。这个盗版事件的解决方式也莫名其妙,黄晓明死记硬背了几个条款就把外国人给震住了。他们攻陷了美国,用的是却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可笑的是这才是中国式成功的现状。也许新东方的故事值得学习和模仿,但绝不是通过电影来表现出来的样子。

《中国合伙人》里虽然有很多很傻很天真的台词,但是有一句是我赞同的,邓超说:“听一个人说话,不是听他说了什么,而是听他没说什么。”看这部电影也可以这样理解,不是你看到了什么,而是你没看到了什么。成功的背后绝不是如此简单,除了奋斗与坚持,还有数不清的谎言与背叛,肮脏与黑暗,苦难与屈辱,艰辛与疲惫。但是在电影里这些成功只被简化成了对梦想的奋斗与坚持,简化成了一场场心灵鸡汤似的成功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合伙人》只不过是一部电影版的《演讲与口才》。

思郁

2013-5-22

话题:



0

推荐

思郁

思郁

80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无毛、两足、爬格子动物。 QQ:122108929 MSN:ygy8245@hot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