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熟的图书市场不但要兼顾各个层面读者的心理需求,在大众与小众、畅销与学术、品味与个性之间求得平衡,还要有一种长远的眼光,能够估算和预期在这个泥沙俱下,龙蛇混杂的庞大市场里如何保持良性的循环。打造一个良好的图书品牌显然非常重要,但是想当然认为依靠一个图书品牌的运营就能把握瞬息万变的图书市场就显得被动了。
2012年的书业中,有很多不变的因素,也有很多变化的因素。旧的维持下去,新的也会融入进来。相对去年的主题单一的图书市场,今年就更趋向于多元化——去年的纪念辛亥百年的图书数量之多,令人咋舌,但主题的集中并未产生轰动效应,反而导致了图书跟风,质量良莠不齐,占据和浪费了大量的图书资源。那些不变的其实也有变化,比如实体书店的萧条与冷落,电子书市场膨胀;那些变化之中也有不变的存在,比如城市阅读的兴趣,公民阅读的扩张,有更多的媒体会注重精神食粮的作用。
而伴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国际图书出版业的联系紧密,在共时性与历时性上趋向于统一。但是这种统一也不可避免产生了很多问题,国际上的畅销书拿到我们的市场上很可能遭到冷遇——如何根据自己国家图书市场的特点,量身定制才是最为稳妥的出版策略。为此,本刊在2012年年终刊中,选取了今年最热的几个关键词对书业和图书主题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归类和点评,以飨读者。
实体书店: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公布了2012年出版物发行单位年度核验报告,在他们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中,实体书店和从业人员的数量,销售的额度相比往年都有所增加。换句话说,在我们对实体书店的观察越来越悲观的时候,从行业的整体情况看,反而是乐观的。这个数据与我们的的亲身感受之间的反差其实是可以成立的。因为从整个国际的图书出版业的态势看也是这种趋势,但是这种趋势的增加,并非就意味着存在的合理性。我不但要合理区分实体书店的种类,还要分清国营书店与民营书店。在我们日常生活所观察到实体书店的消亡,大都是民营书店,他们缺乏雄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相对与民营书店的实力雄厚,它们微薄的盈利,惨淡的销售,网络书店的冲击才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图书出版业的盈利很大部分是教材的庞大市场,对于那些以经营学术与小众图书的书店而言,它们不占据任何优势,自然摇摇欲坠,生存维艰。
实体书店的消亡,是近些年书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与书店本身的经营状况有关,与市场的大环境,电子书的冲击,网络书店的营销都有着很深的关系。有些客观的变化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是至少从图书的经营理念上,或者从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扶持上,我们都有必要作出深思。我们在2012年看到了万圣书园和单向街的搬迁和重新开业,看到了广州方所书店的兴旺,看到了诚品书店在香港的开业,也看到了一个个默默无名的书店结业关门,我们看到了坚守的希望,也看到了熄灭的微光。
从某种意义上讲,实体书店的消失,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阅读方式的消失。实体书店不仅仅是一个看书买书的场所,也是一个文化的聚合地,一座城市的文脉所在,一个人的精神皈依。拯救那些失落在民间的实体书店,就是拯救我们的阅读与文化。
莫言与诺奖:
2012年,莫言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诺奖的中国体制内作家。此后,关于他的争议从未中断,从万圣书园得知莫言获奖后第一时间下架他的作品到网络上传出他要用奖金买房的新闻;从海外传出对他的文学和政治投机的批评到他参加颁奖时对审查制度的左顾言他;从他的获奖辞中的对讲故事的人的推崇到他的一系列小说迅速脱销,我们领略到了诺贝尔奖对一个作家魔力和影响。
莫言已经成为了2012年的一种文学现象,可以预见这种争议不会在短期内消散。实际上,当我们批评莫言的时候,已经不是把他当成了一个单纯的作家,我渴望他用作家的身份评论与写作无关的事情;我们渴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担当与责任感的公共知识分子;我们希望他能站在公共领域内对一切不公正的事情发言和表态;我们希望他能利用新晋诺奖得主的身份为中国的那些持不同异见者在国际上争得一份自由和权利……我们渴望的太多,而能做的太少。这种在莫言身上的身份投射注定不会有效果,任何强迫的道德认同都是不公正的。
归根结底,莫言首先是一位作家,他想说什么,他能做什么,也只能源自自我的身份认同。他的表现我们也看到了,他只想好好写作,然后像这个名字一样,对那些不能说的,保持了一种体制内的沉默。
电子书:
2011年10月份,美国亚马逊开始涉足出版领域,与作者直接签约,以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推出图书。
2012年5月份,以文艺青年为主流的豆瓣网站推出了自己的电子阅读器,豆瓣阅读的作品商店上线,正式发售作品。读者可以直接购买价格不等的电子书,这其中既包括知名作家的作品,也包括豆瓣活跃用户的自投稿作品。读者可以用Kindle、电脑、iPad或是安卓系统手机来阅读这些作品。其中的收益,作者和豆瓣网站按照七三比例分成。
我们能看到这种电子书方式的优势,比如可以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是作者,不需要受到出版纸质书的困扰和限制。而且作者的写作是即兴的,随时可以变通的,当你的一部分作品上线后,可以根据点击量来估算自己作品的受欢迎程度,然后进行修改。
但是这种阅读方式也意味着另外一些问题,那就是写作再也不是闭关修行,闭门造车。你无法根据自己完整的设定完成自己的写作,某种程度上,每一个读者都是你创造的一部分。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该思考,这部作品完成的时候到底归属于谁?而且这种即兴创作的作品除了能够迎合市场,能够达到一种经典的标准么?
我们一直在说,电子书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阅读,代表了未来阅读的趋势。但是电子书也只是提供了阅读的便利,我不认为它能代替我们对纸质书的偏爱。
抢版权:
去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百万版权事件轰动一时。但是这只是抢版权的其中之一。随着全球化不可遏制的趋势,图书出版业也有着与国际接轨的祈愿。2012年也上演了很多抢购版权新书的事件,比如《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罗琳的新著《偶然空缺》,在中国出版界也引起了版权的疯狂哄,。有的出版商甚至将预付款开到了200万美金。该书版权后被人文社取得并出版。据说本书开机60万册,与英文版几乎同时上市,但销售似乎不甚理想。
当然,能够几家出版公司同时抢购一本书的版权,只说明这本书具有畅销书的基本潜质。但是很多时候,出版社公司没有预料到,在国际上可以长驱直入霸占各大图书销售榜很久的好书,在国内不一定就有很多拥趸。图书出版更多的时候要看重自我的市场定位,分析好我们与国际市场的差异性才比较稳妥。
碎片化阅读:
2012年10月,著名网友和菜头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碎片化生存》的长篇文章,宣布要暂停微博,彻底从这个大环境里断开去。他说要尝试着进行一些恢复性训练,包括阅读和写作。
他说之所以要暂停微博,就是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办法读书了。阅读需要持续地专注,集中精力,需要沉淀、消化以及持久地思考。而微博瞬息万变,每次刷新出的都是新的信息,我们不由自主地会被更新的东西所吸引,每次在一条信息上停留的时间不过超过三十秒。但是信息所能代表的仅仅是表象,我们无法用沉思代替信息背后隐含的意义。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模式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思维习惯——那就是根本不用思考,也来不及思考。长此以往,我们的脑中所能填充的只有那些大量的、无用的、表面化的消息,而没有任何对我们有所教益东西。
这种新的碎片化的阅读更为致命的要害在于,摧毁了我们长久建立起来的经典架构。我们再也不想阅读经典文本,因为我们身处的这个信息大量繁衍的社会,每个人接受的信息量是持平的,谁也不比谁更多,谁也不比谁更懂思考,于是,看似人人平等,其实人人平庸。信息即表象,表象即本质。阅读的速度代替了阅读的质量:这就是我们的碎片化生活最令人恐惧之处。
城市(公民)阅读:
相对于我们的碎片化生活,可想而知想要在公共领域内重建一种公共阅读是如何艰难。现在的很多媒体有着一种严重的市场化媚俗倾向。它只提供大众所需要的信息,从不想为公共生活的重建提供一种精神上的指引。从这角度出发,我们就能明白为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个城市的阅读人群为何越来越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城市的媒体和书店体所构建的公共阅读平台其实就是为了城市的公共阅读提供精神指引。我们把北京的万圣书园、上海的季风书店、南京的先锋书店、广州的方所书店、深圳的(庞兄,你来填空)看作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只是因为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精神在这里蔓延。还有那些在媒体中成立的阅读周刊,他们每一期的阅读和评论,都得代表了他们对这个城市的公共阅读的热情与责任。还有那些每个城市中举步维艰,苦苦坚守,各具特色的小书店,他们的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聚会,都是星星之火。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这些年发起的读书月活动,所邀请的重量级嘉宾、所严格评选出的数十本好书,所推荐的书目,都对深圳这个城市的公民阅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希望这样的阅读共同体越来越多,让更多的人群对阅读产生兴趣。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ygy8245.blogbus.com/logs/226442180.html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