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2年12月12日 09:01

《逃离德黑兰》:从政治到娱乐的演绎(影评)

《逃离德黑兰》:从政治到娱乐的演绎(影评) 片名:逃离德黑兰 豆瓣评分:8.5分(3459人评价) 博主评价:   未评价 很差 较差 还行 推荐 力荐 来自豆瓣电影资源

《逃离德黑兰》是本·阿弗莱克执导的第三部长片。电影改编自1979年的伊朗人质事件中的一个小插曲。1979年德黑兰驻美大使馆被占领后,有52名美国人被扣押了444天。当全民都关注这些被扣押为人质的美国人时,谁也没有想到,事件开始后的三个月里,还有一个名为“argo”的人质营救行动已经...

阅读全文>>
2012年12月12日 09:00

姗姗来迟的正义

姗姗来迟的正义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法律定义为一种具有充分的国家暴力作为后盾的强制命令。从这个定义看,他将法律与习惯、道德和宗教等其他规范区别开来,法律的制裁也与其他方式不同,比如冷眼、内疚或者永恒的诅咒。我们接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我们相信法律的存在是为了永恒的正义。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正义总能恰当地、准确地、及时地降临到我们头上。恰恰相反,很多种情况下,正义总是姗姗来迟。法律也许是实现正义的不二法门...

阅读全文>>
2012年12月06日 09:02

希特勒读什么书?

希特勒读什么书?


 

读这本《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多少有些讽刺的意味。世人皆知纳粹的暴行,尤其是1933年5月10日发生的大规模焚书运动,导致了德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个很久的空白断层,很多德语作家的著作遭到了焚烧,作家遭受了监禁与迫害,一大批作家纷纷踏上了流亡之路,他们失去了读者,失去了祖国,失去了生命。与此同时,我们却得知这个国家的元首原来是一位嗜书如命的人,他自己的私人藏书高达一万六千册,而且绝非装饰摆设炫耀之用,...


阅读全文>>
2012年11月30日 08:51

书信中的作家伯林

书信中的作家伯林

迈克尔·伊格纳季耶夫在《伯林传》中提到,以赛亚·伯林赢得了一种独特的名声,既不是作为哲学家,也不是作为历史学家,而是作为一名与众不同的思想史学家。他虽然能自成一派,但是也引发了不少批评者的质疑,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最具特色的见解都是通过对他人思想的诠释来表达的,缺乏一种有效的说服力和独创性。实际上,伯林的一生都遭受着这样的困扰,他对自己的思想并不具有那种哲学家目空一切式的自信,总是怀疑自...

阅读全文>>
2012年11月27日 09:19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故事的智慧(影评)

从3D技术应用于《阿凡达》创造了一系列票房奇迹之后,很多导演都把3D技术作为电影的生财之道,无论是真正的3D影片,还是那些后期转制的伪3D,都有一个票房的梦想。只可惜,在3D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我看过的所有影片里,能够完美融合这项技术与故事的影片寥寥无几,就连《阿凡达》也不过如此,简单的剧情根本不能称之为故事。迄今为止,能合理运用3D技术把故事完美诠释演绎出来,化3D于无形之中的电影,只有大师级的马丁·斯科塞斯...

阅读全文>>
2012年11月21日 08:58

麦卡林:镜头夺走人生

麦卡林:镜头夺走人生

 

我反复阅读这本书中的每一段文字,正如我反复观看文字夹缝中的每一张照片。我说的书是英国伟大的摄影家唐·麦卡林的自传《不合理的行为》,书中的插图基本源于他在无数枪林弹雨中拍摄的震撼世人的影像。我从照片中看到的大多数是关于他人的痛苦——那些在战争的炮火中,血淋淋的屠刀下,那些因为饥饿或瘟疫,奄奄一息的同类的痛苦,而从这本书中却感受到了一个战争摄影师躲在相机背后无能为力、感同身受的绝望,以及一种压...

阅读全文>>
2012年11月21日 08:56

《圣殇》:爱的复仇

金基德的电影一向都是韩国电影中的异类。我很不喜欢韩国主流电影中那种喧闹的氛围,近些年所谓的商业大制作大都有一个肤浅的价值观支撑,那些简单的爱情轻喜剧更是助长了韩国电影的弱龄化倾向。但在金基德的电影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韩国,那个更为震撼与真实的韩国,他的电影中有着复杂难描的人性,有着突如其来的暴力,有着触探各种道德底线的尺度,有着沉闷与压抑的风景,甚至那那种刻意的宗教意味都是别的导演难以企及的。

...

阅读全文>>
2012年11月13日 08:48

搜集照片即是搜集世界

搜集照片即是搜集世界

 

搜集照片即是搜集世界。

能够很好诠释这句摄影界格言的,非这部《照片中的世界史》莫属。我们习惯了以阅读文字的方式了解历史,下意识中,文字代表了一个秩序井然的世界。文字的书写中有逻辑,有史实,有考据,有演绎,有论证,用文字还原的历史,清晰而明了。但是文字的历史也遭到了不少的质疑,因为文字中的历史最多是一种叙事。我们发生的历史纷纭多变,杂乱无序,从无序中抽离出历史的各种叙述门类,只是为了我们认识...

阅读全文>>
2012年11月05日 09:11

许倬云:历史的旁观者

许倬云:历史的旁观者

 

读历史学家许倬云的一生回顾,会注意到一个细节。早在1965年,他已经开始在台湾倡导口述历史。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他的芝加哥大学留学归来的学理背景,敏锐地察觉到了口述史对当代历史研究的重大意义,而是因为他发现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是世家子弟,出自名门望族,有着一肚子的家族故事,而且这种不同的士绅家族互相纠缠着,有着很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他们自己的历史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家族史,也是当时变...

阅读全文>>
2012年11月05日 09:10

搜集照片即是搜集世界

搜集照片即是搜集世界


 

搜集照片即是搜集世界。

能够很好诠释这句摄影界格言的,非这部《照片中的世界史》莫属。我们习惯了以阅读文字的方式了解历史,下意识中,文字代表了一个秩序井然的世界。文字的书写中有逻辑,有史实,有考据,有演绎,有论证,用文字还原的历史,清晰而明了。但是文字的历史也遭到了不少的质疑,因为文字中的历史最多是一种叙事。我们发生的历史纷纭多变,杂乱无序,从无序中抽离出历史的各种叙述门类,只是为了我们认...


阅读全文>>
2012年10月24日 08:24

《安娜·卡列尼娜》:赎罪与偏见

电影改编名著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连希区柯克都说,一流的小说只能改编成二流的电影。可是多少年来,还是有无数导演以身试险,大概名著经典的巨大魅力诱使着他们心甘情愿地沦陷其中。

 

英国导演乔·怀特执导的《安娜·卡列尼娜》除了要面对原著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更要直面的前辈们的不同版本。像1935年的葛丽泰·嘉宝版本,1945年的费雯丽版本,1997年的苏菲·玛索版本,几乎每版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嘉宝和费雯丽...

阅读全文>>
2012年10月22日 08:58

帕慕克讲“小说的艺术”

帕慕克讲“小说的艺术”

 

前不久读《巴黎评论》中的帕慕克访谈,有一个段子印象很深。记者问他一般在什么地方写作,帕慕克说他认为家庭琐事和日常生活会损害想象力,会逐渐消磨掉对另外一个世界的向往,所以他一直主张把生活和写作的地方分开。但是有一年在美国生活的时候,夫妻两人住在大学里的学生公寓,空间有限,没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写作,吃饭,睡觉都在这一个狭小的地方。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帕慕克说他每天早晨,都跟妻子告别,仿佛去上班一...

阅读全文>>
2012年10月15日 09:07

“受罪”的胡适,“好事”的人

“受罪”的胡适,“好事”的人

 

究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胡适是个绕不开的人物。所谓绕不开,从象征层面上讲,胡适是当时中国学术界的领袖与核心人物,几乎在文学、哲学、史学,各个领域内都有人追随和模仿他,当然也少不了批评他的声音,但是无论如何声援或是质疑都不能忽视他的存在。从具体操作层面上讲,这个“绕不开”是指,他的一生有意识地留下了大量著述和资料,以供后人研究之用——这本来是好事,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哪里不对,如果生前已经自觉意...

阅读全文>>
2012年10月03日 11:18

马尔克斯的“古典爱情”

马尔克斯的“古典爱情”

 

我留意过不同版本的马尔克斯传记,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好几种传记都是把书写的重心放在了他的早年生活上,对于他之后的生活与写作并没有过多涉及——这里的“早年”不单单指他的童年生涯,而是说从他的童年开始,直至《百年孤独》帮他赢得诺贝尔奖。当然,现在想来,这样的书写策略也情有可原,传主依然在世,传记自然没有结局,而且马尔克斯曾如此反问传记作者“你为什么想写传记?传记代表着死亡”!从另外一种更为...

阅读全文>>
2012年10月02日 08:48

增长的贫困

增长的贫困

 

王绍光的《波兰尼<大转型>与中国的大转型》是一份通识教育讲稿,这个丛书系列的主编是一直推行通识教育的甘阳。他在丛书的总序中提及说,通识教育的开展应该着重建设“核心课程”,尤其是“中外经典文本研读”核心课程,具体就是开设讲习班,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请各位专业领域的学者讲解经典文本。王绍光就是结合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现状解读了波兰尼的《大转型》。

波兰尼的《大转型》一书最早的中文译本出版于2007年,但据...

阅读全文>>
2012年09月30日 11:03

《环形使者》:宿命与希望

 

在科幻电影中,有一种最为经典的叙事模式。主人公在未来出现了危险,于是通过某种高科技形式——科幻电影恒久不变的母题——穿越回到过去,想重新找到以往未曾注意到原因,从而改变未来的结局。这种叙事模式有一个恒定不变的圈套,也是科幻电影的一个吊诡之处:当你回到过去找寻事故发生的原因时,你会发现,正是穿越这一事实导致了未来的危险。原因与结果之间成了一个圆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宿命的结局因此而生。

 

...

阅读全文>>
2012年09月28日 09:16

艾略特:诗人批评家

艾略特:诗人批评家


 

       

乔治·斯坦纳曾在他的成名作《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提到:“文学批评和文学阐释的著述生命有限,难以长久流传……大多数研究著述属于过眼云烟、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章尤其如此。在鉴赏情趣、评价标准和使用术语进行辩论的历史上,这样的文学研究著述或多或少代表某个具体的时段。不用多久,它们有的在繁冗的脚注中找到了葬身之所,有的呆在图书馆书架上悄无声息地搜集尘埃。”像乔治·斯坦纳这样的大牌知识...


阅读全文>>
2012年09月11日 09:05

教科书中的法律与正义

教科书中的法律与正义

1884年夏天,四名英国海员被困在大西洋上,没有淡水和食物,三天时间里,四人的生命危在旦夕。这四名船员里,有一名十七岁的孤儿帕克,他忍受不住饥渴,不听其他船员的劝告,喝下了海水,因此生了病,看起来快死了。其他三名船员此时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们杀死了帕克,靠他的血肉,一直维持到了救援的到来。在回到了英格兰之后,他们被捕,接受了审判,承认杀害并吃掉了帕克,但是他们声称这样做完全是必要的。

这个案例...

阅读全文>>
2012年08月31日 10:42

苏珊·桑塔格的“隐秘生活”

苏珊·桑塔格的“隐秘生活”

苏珊·桑塔格属于那种让我很着迷的女性。迄今为止,我还记得有两句话对她的评价很是精准度到位。第一句是她的儿子戴维·里夫说她的生活过得好像是在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往一座图书馆里藏书;另外一句是她的传记作者说她是全天下爱读书的男人的梦中情人。在《永远的苏珊》中,美国作家西格丽德·努涅斯写出了她对苏珊另一个很精准的印象:她是一位女权主义者——这句话本身并没有什么稀奇,但用了评价苏珊的时候还需要很多修饰语—...

阅读全文>>
2012年08月29日 08:55

辉煌的孤独

辉煌的孤独

 

我对卡夫卡有个细节留有很深的印象,那是在1914年8月2日,他的日记里记下了短暂的一句话:“德国向俄国宣战——下午游泳。”这种宏大事件与日常生活的琐事的写法让我有点不知所措,我不知道该怎么理解这则日记的含义。就好像外界发生的任何事件都与他的生活无关,不能影响他正常生活的秩序。我们阅读卡夫卡的日记经常有这样的观感,他很少写自身以外的事情,所有的注意力都涉及到他自身的情感,他的投控股,他的病,他的梦...

阅读全文>>